一般來說,不產生靜電是不可能的,但有時候僅僅產生靜電是不夠的。真正的危險往往在于靜電的積累和由此產生的靜電放電。因此,防止靜電的關鍵是如何將已經存在靜電荷的地方保持在一定的安全電壓以下。在電子儀器的生產過程中,經常采取接地、靜電泄漏、消散、中和、加濕、屏蔽等措施,盡可能防止和抑制靜電的產生和靜電的積累,或者使已經產生的靜電積累快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從而保護靜電損壞。
溫度和濕度控制保持一定的濕度。從表的數據可以看出,環境濕度對人體活動產生的靜電電壓影響很大,靜電保護區的相對環境濕度應控制在40%以上。在工藝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安裝空調加濕和噴霧器,以提高空氣的相對濕度。
此外,當濕度一定時,溫度較高的區域會比溫度較低的區域相對濕度較低,因此保持較低的溫度也有利于靜電保護。
良好的接地系統
防靜電接地系統是接地泄漏的入地通道,是將接地電荷按工作區域順序進入接地地面、墻壁、工作臺、設備、儀器、腕帶等電氣連接系統。
為了有效防止靜電的危害,有必要為靜電環境中的所有導體(包括人員)提供一條信道,使靜電在短時間內(如O).1S)及時、安全地排放,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靜電接地。可靠接地提供“等電位”效果,可有效減少靜電對靜電敏感器件的傷害。
總而言之,所有與設備接觸的物體,包括空間,都應采取防靜電措施,形成一個完整的靜電保護區域:
該系統必須有獨立且可靠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小于10ohm(防靜電接地線不得連接在電源零線上,不得與防雷接地線共用。如果采用三相五線供電,其大地線可以作為防靜電接地線,但零線和接地線不得混合)。接地主干線的截面積應小于100mm2,支干線的截面積應小于6mm2。設備和工作臺的接地線應采用多股涂塑導線,截面積不小于1.25mm2的接地線。實驗室專用地線埋設應采用銅線。.